首页 > 教学管理 > 正文
专家指导铭于心 提升品质践于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5日

专家指导铭于心 提升品质践于行

——古猗小学九月教研活动掠影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古猗小学邀请了各个学科的专家们莅临学校,为教师们开设专题讲座、指导课堂教学及教研组建设,教师们在学习中尽享“丰收”的喜悦。

专题讲座——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9月8日下午,区数学教研员汤丽红老师来校为全体数学教师作数学调研情况的分析报告。汤老师根据分项数据客观、全面地分析了我校数学学科班与班之间存在的优势和短板,并建议教师们要重视能力目标,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创新练习设计,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注重日常养成,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做好提优补差,防止学生两极分化;直面学科短板,加强专项的研究。全体数学教师表示,将结合校本学科教研组的研究工作形成项目化分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断努力。

  

9月23日上午,静安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伟忠老师来校为全体语文教师作题为《发展思维,我们该怎么做?》的讲座。首先,李老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清晰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高阶思维及高阶思维是什么。随后,李老师借助不同年段的课例,生动地讲述了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方法。通过本次讲座,教师们进一步了解了如何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语文高阶思维能力。

  

课堂实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9月24日上午,普陀区音乐教研员娄老师来校指导青年教师李璐琴和孟昕瑶的课堂教学。李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让孩子沉浸在感受音乐之美的世界里;孟老师沉着冷静、课堂资源拓展丰富,学生受益匪浅。课后,娄老师对两堂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第一,教材分析要从音乐素养、表现形式、人文情怀三个方面着手;第二,唱游课要围绕“听觉先导,动觉切入”八个字来进行。相信通过专家的高位引领,两位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定有新的进展、新的突破。

    

9月24日下午,静安区教育学院小学英语教研员陈李明老师来校为青年教师赵潇潇作课堂教学设计指导。首先,赵潇潇老师从单元规划角度对3AM3U3In the park这一课的单元教学目标、单课设计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和说明;基于课本内容,她又结合所设话题对教学文本进行了扩充、再编写。陈老师指出,在自编绘本的过程中,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容易接受的语境,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资源,丰富课堂语境与推进活动,让学生能在语境中运用英语。随后,陈老师作了作业设计的讲座,他认为要从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五个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单元语境相匹配,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在课后有效运用。

     

教研指导——促进教研组发展建设

9月16日下午,宝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王蕾老师和嘉定区美术教研员戴春莉老师来校指导美术学科教研工作。首先,严婷婷老师对教研组整体情况做了简要汇报,王老师认为我校美术教研组老师专业素养高、工作能力强,注重日常教学及科研的有机结合。接着,王蕾老师参观美术室和书法教室,并根据猗小特色“竹”文化提出了几点学科发展建议,即巧用、善用学校的文化布置,将点滴融入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感。相信通过王蕾老师的指导,我校美术教研组能够明确方向、抓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

 

9月17日上午,普陀区信息科技教研员王世达来校指导教研组建设。首先,教研组长张樱老师对组内师资做简单介绍,我校信息科技教师虽然人数不多,但年轻、有朝气、有凝聚力。王老师根据信息科技教研组整体情况,结合每位组员实际,对教师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教师在立足一线课堂的同时还需注重研究,及时总结提炼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服务于其他学科教师。专家的一席话使组内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对信息科技这门学科有了新的目标和定位。

专家的指导给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相信金秋九月的收获,定能给教师们更多动力和信心,迎接新学年的挑战,进一步提升课堂品质。

 

撰稿:邓思烨
编辑:施月凤

审核:刘海平